家族迁徒
許氏遷移
許姓最初的發源地是今河南省許昌東。春秋時,源于姜姓後裔文叔一支,被鄭、楚所逼,多次輾轉于葉(今河南省葉縣西南)、城父(今安徽省亳縣東南)、荊山(今屬湖北省)、容城(今河南省魯山東南)等地,後被楚所滅,子孫有流落于今湖南省新晃、芷江一帶者。這可以說是許姓第一次的繁衍遷徙。秦漢時期,許姓已遍布河南、河北兩省的絕大部分地區,後形成許姓曆史上最大望族:汝南郡望。此郡望又分支出高陽郡、太原郡、會稽郡等許姓發展中占據主要地位的名門望族。據載,汝南郡的祖先秦末高逸之士許猗,其玄孫許德任西漢安定(今甘肅省平涼、甯夏回族自治區西部一帶地區)、汝南(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一帶)太守,在汝南平輿縣定居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,隨著爲避北方戰禍而南徙的人群,許姓遷居于今江蘇、浙江、湖北、福建、廣東等地。汝南一支後裔許猛任曹魏幽州刺史,許式任平原(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地區)太守,許茂任高陽(今屬河南省)太守,許王圭任南朝桂陽太守,許彥任相州刺史,許永慧蕭齊時被封爲晉陵縣侯,許宗之任北魏定州刺史,許懋任梁朝天門太守。隋唐時期,社會趨于穩定,不管是居于北方的許姓,亦或是遷居南方的許姓,都得到了相當的發展,許姓人口日益增長。上述汝南許姓一支後裔也有新的發展,如許遜任平原(今屬山東省)太守,許弘周任楚州刺史,許遠任睢陽太守,許岘任袁州刺史。宋元至明清之際,許姓主要特點爲南遷及移居海外。宋元時的南遷,促使許姓在南方長于北方的發展趨勢,清代移居台灣的許姓,多出汝南一郡,集居于台北、屏東、高雄等地。至此,許姓可謂枝遍天下,廣播各地。今日許姓以江蘇、山東、雲南、廣東、河南、安徽、浙江等省居多,上述七省許姓約占許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。當前許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。